我是济南九中高一九班的顼祥皓,也是从泉新校园走向更大天地的追光少年。在这里,我想为你们揭开这所宝藏学校的真实模样——它像一株向阳而生的向日葵,用温暖与光芒,为每一粒种子破土而出的勇气托底。 一年前的此刻,我和你们一样坐在初中的教室里,被中考的压力与迷茫裹挟。当我的成绩卡在公立高中提档线边缘时,“济南九中”四个字曾让我忐忑——外界传言它“管理松散”“学风浮躁”。但当我真正推开九中的大门,眼前的一切颠覆了所有想象: 每天清晨六点半,杜海峰校长总会准时站在校门口,风雨无阻地与每一位同学击掌问候。他的手掌温暖有力,像一束穿透晨雾的微光,唤醒我们对新一天的期待。 班主任田老师会在教室陪伴我们早读,用一句“今天也要元气满满”的叮嘱,让平凡的日子泛起涟漪。 更令我震撼的是,课间的教师办公室永远排着长队,同学们攥着习题本争分夺秒地向老师追问解题思路,就连跑操前的碎片时间,都能看到同学们举着单词卡互相抽查。 九中的课堂从不局限于三尺讲台。春日樱花纷飞时,语文老师会带我们诵读《诗经》,让两千年前的“桃之夭夭”与今朝的落英共舞;历史课在山东博物馆开讲,近距离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用聪明才智设计文创产品;文科生可以组建数学竞赛战队,在“数学节”中披荆斩棘;理科生也能在“红楼寻梦”知识竞赛中大放异彩——因为九中相信,标准答案框不住思维的星河,每个灵魂都该拥有自定义的坐标系。 九中老师的敬业,是数学作业本上红笔勾勒的“思维导图式批注”,是课上要求我们的“执笔听课、端坐静听”,是发现学生情绪低落后"恰好路过"的走廊偶遇。 老师们用匠心设计的项目式学习,让课本知识化作解决真实问题的钥匙,教会我们用理性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温暖的心灵感知生活。 我的班主任田老师有个“夸夸本”,每天记录着我们微小的闪光点:有人主动整理了班级图书角,有人给出了三种解题思路,甚至有人默默为低血糖同学备了巧克力……这些细碎的星光,最终汇聚成我们昂首挺胸的底气。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中考从来不是人生的终极裁判。早读时的书声琅琅与辩论赛的锋芒进发同样被珍视,试卷上的分数进步与心灵世界的丰盈成长同等重要。 我是以压线的成绩考进九中,在众多530多分的同学中,我并不出众。但九中给予了我充分发展的平台与机遇,经过我一个学期的努力,我成功以优异成绩考入文科创新班。在文科创新班,我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优秀同学携手并进,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九中,这里每扇门都通向星辰大海,每块砖瓦都镌刻成长誓言,这里永远有诚信托底的土壤,有热爱浇灌的旷野,有让每颗种子都能向阳而生的苍穹。 如今,我可以很自豪地向大家说,一年前的决定没有错,欢迎报考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