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 武青山
我现在所任课的一班是学习氛围极好的一个班,虽然有几个不成器的学生,但总体的学习氛围应该是很好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级,却常常让我感受到教学的挫败感,这份挫败感不是来自成绩,而是来自于上课的气氛。今天,我想说的课堂沉闷是类似一班的课堂沉闷,他们不思考,问题只需要一个标准答案;他们不发表自己的见解,只听从老师或者教辅书上告诉他们的见解;他们不喜欢与课本知识无关的东西,只关心与课本、考试有关的东西。从学校的层面来说,他们是极好的学生,听话、刻苦、努力,而在我看来,他们真的是学生,是只会学习的人,甚或只是学习的机器而已。所以,我经常说,好的文章我不愿意讲,是因为做老师的愿意和学生在课堂上共读、共赏、共品、共感的。上课不是授课,而应该是一种分享,分享好的东西,让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愉悦。就好似我听到一首好歌,推介给你,你也能和我的感受相同一样。说难听一点,当你把一支娇艳的玫瑰花拿给猪的时候,你收到的肯定不是心心相印,而这事,却又全是你的错!这样沉闷的课堂,会让老师讲课的欲望与学生盼望上课的欲望遭到极大的打击。而为什么会这样?
我个人认为首要的原因时现行的高考制度。从古到今,我们都认为读书是为了能够变成“人上人”,由此,无论是古代的私塾还是我们现在的高中学校都只是“高考辅导学校”,读书在大部分的眼中都不过是出人头地的跳板而已。香港的一位老师说:大陆的教育注重的是国家和民族,香港的教育注重的是人性与社会。在大陆的教育中,国家高于一切,恨与爱是并重的。由于民族曾经遭受过屈辱与灾难,所以我们的爱国常常需要学习仇恨。可在香港的学校里,我们德育的全部内容都是叫人去“爱”,爱自己的父母、朋友、爱那些地位低下的人,甚至爱自己的敌人。而最能体现这种“爱的教育”的语文学科在学什么呢?在学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中心思想;语文学科又在考什么呢?考这个句子在文中什么意思?这个文言实词是什么意思?等等咬文嚼字的东西。甚至连“雪化了之后是春天”这么富有诗情的句子都被扼杀掉!语文学科又两性,一为工具性,一为文学性。可这两点,我们真正的做到了吗?甚至就只其中的一点我们都没有做到。我们三年的时光,甚至十二年的语文时间都只是为了一种卷子而教授的,想想中国人真的很亏,最好的时光里,没有领略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粹,不但没有领略到,甚至有的人经过学校,还丧失了自我学习他们、品鉴他们的能力。记得以前看外国语的小升初的语文卷子,发现和高中语文卷子基本无异。试问,谁会在十二年的时间里重复做同一件事,却还能对此兴趣盎然的呢?所以,学生厌学、课堂沉闷有的时候真不是学生的错!
其次,课堂沉闷的原因我认为是学生没有阅读和思考的习惯,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高一的时候,我曾让学生每人带一本书来充实班级的图书角,结果发现,有一些学生是两手空空,不是不想带,是真的没有书!而且,学生带的书籍“撞书”的极多,都是初中学校让学生购买的教育部要求的某些初中读物,像杨绛的《我们仨》、韩寒的《三重门》就已算是比较不错的书籍了!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不曾阅读,自然不会思考。谈到这,我想起了一位老师,钱理群教授称这为语文教师为“教师中最具全球视野,可称得上是人文主义教师”,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则将他视为“布道者”“已属稀有的人文主义教师”,他的名字叫“马小平”。他已经于2012年在深圳辞世,年仅56岁。他编著了一本书叫《人文素养读本》,后钱理群教授更名为《叩响命运的门》,本书中,他选入了137篇文章,有16个关于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主题。钱理群教授在给这本书写序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正是在这本《人文素养读本》里,马老师给学生打开了无数道宽阔的大门,通向一个又一个思想的高地,在那里,追寻人生的意义;讨论公民如何诞生,怎样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探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关系;追究人权、民主、自由、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思考如何唤醒沉睡的心灵,怎样诗意地栖居大地,让思想伴随我们生命到永远;研究怎样拯救因生态破坏而沦落的每个人的故乡,实现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又如何用“有温度的词汇”来表达我们自己-----。”同学和老师回忆马小平老师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他斜挎着一个大包,快步走在路上。但如果碰到熟悉的老师或同学,他一定停下来,抬起一条腿,将挎包搁在上面,然后从包里翻出他最新推荐的书和电影碟送给对方。他相信,只要用高三一年来应付考试就足够了。给高一、高二学生上课时,他很少使用教材,甚至不怎么看讲稿。他不在书上为学生画“知识点”,更不总结中心思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说马小平老师是这样讲《祝福》的,他把《祝福》《孔乙己》和《一碗阳春面》对比。祥林嫂、孔乙己和那个日本弱女子带着两个孩子都是底层的不幸的人,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都是“社会的苦人儿”。但是他们的遭遇却是天壤之别:日本的弱女子和他的两个孩子受到令人感动的理解和尊重,在大雪纷飞的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感受的是温暖和大爱!祥林嫂和孔乙己呢?令人心寒的冷漠、嘲讽、打击。一个在大雪飞舞的新年的爆竹声中死去,一个不知所终,掌柜的惦记的却是“他还欠我三十文钱呢!”人啊,究竟该怎样对待人,尤其对待不幸的人?中日的差别在这里,鲁迅的深刻也在这里。教完课文,他布置给学生的作文是:与祥林嫂对话,要求学生理解她的痛苦,尊重她的痛苦。这是情感和智慧参与的阅读,是他一直强调的语文教学理念。在这样的比较阅读中,学生如何能不思考呢?
最后,就用马小平老师和钱理群老师的两件事来结束我的论坛吧,马老师认为应对高考一年足够,所以,高中前两年,马老师都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推荐给学生好书,一起读好书、看好电影。但就是这样马老师班的学生成绩并不差,在一次期中家长会上,已患癌症的马老师特意为每位家长准备了一封信,请他们不必过分在意考试,更要注重“学习的自信”。可没什么人在意这封信。马小平开始时兴致勃勃地念着,很快连声音都虚弱下来。会后,20多名家长把这位老师围住,质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的内容。马小平“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束手无策”。最终,他回到办公室,趴在桌上哭了起来。想要用这个事情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终点是错误的,即使看过路边的风景,经历过路途的美好,他亦然是错误的!第二件是钱理群老师的,2004年,退休不久的他决定回到自己的母校南师大附中开设讲授鲁迅作品的选修课。他字斟句酌地撰写教案,还提前4天来到南京准备。刚开始,课堂挤进了100多人,可是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20多个人。一个全程坚持的学生给这位老教授写了封信:“我知道您很失望,但您要了解我们的处境。今年我读高二,我可以坚持下来。明年高三时,我可能就没法再来了。”但再谈起这段经历时,钱理群并没有显出任何的沮丧。他反而露出了愉快的笑容:“其实20多人听进去就已经算很大成功了,帮一个算一个。”想要用这个事情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体制是我们无法抗拒而又改变的东西,如果希望我们的儿女们生活的这个国度更好,还是要从改变我们的学生开始,现在我们学生的素养决定了未来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所以,就抱着最真的理想,做着最坏的打算,能帮一个算一个!
|